大宗商品週報:儘管原油和燃料價格後期下跌,但本月表現強勁
Ole Hansen
商品策略主管
關鍵點
- 儘管原油和燃料產品價格疲軟,大宗商品行業仍有望實現第三個月上漲
- 在供應中斷和炎熱天氣帶動亞洲液化天然氣需求背景下,歐洲天然氣表現最佳
- 短期需求面臨挑戰,銅價漲勢減弱,白銀漲勢領先於黃金
- 穀物價格受到供應前景收緊、天氣擔憂和通脹前景的支撐
儘管月底出現波動,但彭博商品總回報指數仍有望實現第三個月上漲,除能源外所有板塊均有所貢獻,突顯出這一資產類別正日益全速發展,因為供應將趨緊,支撐著從銅、鋁和銀到可哥、咖啡和小麥等多種食品等主要商品。 與此同時,黃金價格連續創下新高,但並未阻止全球各國央行和投資者為尋求對沖頑固通脹、不斷上升的全球債務以及多重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需求。
美國和歐盟的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荷蘭 TTF 基準價格創下一年新高,原因是挪威發生意外停產,俄羅斯剩餘供應再次引發擔憂,尤其是亞洲液化天然氣競爭加劇,極端天氣給亞洲電力市場帶來壓力。能源方面,布倫特原油本月下跌約 4%,接近關鍵心理支撐位 80 美元,目前已損失了 12 月至 4 月初強勁漲幅的一半以上。最近煉油廠獲利率下降,WTI 和布倫特原油時間價差均走弱,表明石油需求在第一季度表現強勁后已進入疲軟階段。
然而,儘管目前油價疲軟,但我們仍認為未來幾個月需求將回升,因為中東和亞洲的季節性降溫需求強勁,美國夏季假期駕車旺季以及航空燃料需求強勁。目前,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 6 月 2 日的 OPEC+ 會議上,以及該組織將如何應對接近 80 美元的油價,而非 90 美元這一大多數成員國所偏好的價格水準。
我們認為布倫特原油 75 美元是一條重要底線,跌破該底線後,OPEC+ 可能會加大力度支撐油價,尤其是考慮到今年全球需求增長前景高於趨勢。考慮到這一點,如果該組織發出將當前減產措施延長至年底的信號,相信需求將在那之前恢復,這也不足為奇。
布倫特原油,期貨首月連續(日)
近期倫敦和紐約銅價飆升至歷史高點,進一步抑制了實物買家的需求,銅價因此大幅回落。尤其是在全球最大的銅消費國中國,數周來的數據一直在反映需求疲軟,而金融交易商在價格看漲勢頭下完全忽略了這一點,長期關注的焦點是供應難以滿足全球電氣化的強勁需求。最近,人工智慧的出現以及對電力需求的預期,有助於吸引新的投資者,而其中一些投資者可能並不完全瞭解大宗商品的運作方式。
大宗商品是現貨產品,其價格由當前的供需平衡決定,而不是六個月或十二個月後的供需平衡。紐約高品位銅期貨近期出現銅價擠壓,原因是實物交易商在紐約高品位銅價格與倫敦 LME 價格之間的溢價不斷上升時拋售。然而,隨著高品位銅期貨投機需求導致價差不斷錯位,賣空者最終被迫買回空頭頭寸,從而引發了失調,直到現在才恢復到正常水準。
高品位銅價跌破 4.75 美元 / 磅表明短期內動能減弱,可能導致一段時間的盤整,同時投機者調整倫敦和紐約的高位多頭倉位,焦點重新回到當前的基本面發展上,尤其是在中國,上海期貨交易所監測的銅庫存繼續出現反季節增長,達到 322,000 噸,遠高於 130,000 噸的季節平均值。這一發展表明供應充足,同時也挑戰了交易員和投資者的看漲信念,我們認為他們有理由預期未來價格會上漲。
高品位銅,期貨首月繼續(日),包括上海期貨交易所的庫存水準
在貴金屬中,白銀在過去一個月受到的關注度最高,尤其是在其突破 30 美元的技術水平之後,這一水準自 2020 年以來曾多次形成阻力,現在則成為支撐。與此同時,黃金顯示出在寬幅區間內波動的跡象,同時等待有關美國降息時間和深度的進一步線索。目前,今年美國降息次數已降至一次,而且要到 12 月美國總統大選之後才會降息。
在過去一個月中,白銀作為半工業金屬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黃金價格創下新高,而銅價則領漲工業金屬板塊。從投資角度來看,白銀交易價格遠低於 2011 年 4 月創下的 50 美元的歷史最高水準,因此,與不斷創下新高的黃金相比,白銀更容易成為某些投資者的選擇。未來幾年全球電氣化帶來的銅需求增長,以及對礦業公司能否滿足需求增長的擔憂,推動銅價在本月創下歷史新高,但我們認為銅價暫時還處於緩衝期。
從白銀來看,我們可以看到相同的供需動態,這增加了額外的支撐層。如前所述,最近白銀價格終於突破了 30 美元,這有助於引發關注動能的交易商的新一輪買盤。與黃金相比,地緣政治在白銀方面發揮的作用較小,各國央行為了去美元化儲備,一直在大量囤積黃金。
白銀的波動性往往比黃金更大,其關係可以通過黃金白銀比率進行交易,該比率最近從 1 月份 92 以上的高點跌至 2021 年 8 月的低點 72.70 盎司白銀兌 1 盎司黃金。這表明,雖然白銀大部分時間都與黃金同向,但漲跌速度往往要快得多。白銀面臨的最大短期風險是技術和/或基本面前景的變化,這可能會引發投機者的大舉多頭清算。
現貨白銀(周)
穀物板塊本月仍有望錄得 6.5% 的漲幅,從而實現三個月連續上漲,漲幅主要受芝加哥和巴黎小麥價格上升推動。這兩個地區的小麥價格自 3 月份觸及多年低點後強勁反彈,結束了近兩年的跌勢。小麥價格從 2022 年 5 月俄烏戰爭後創下的歷史高點下跌了近 60%。
雖然在此期間價格下跌是由連續兩年的豐收引發的,尤其是在世界最大出口國俄羅斯,但近期價格反彈則是受到對天氣狀況的擔憂所推動,不僅在俄羅斯,而且在歐洲主要產區和烏克蘭,五月將迎來有記錄以來最乾旱的月份。
價格上漲的最大原因是俄羅斯產量預期大幅下調,乾旱和霜凍導致今年產量從上個月估計的9300萬噸降至目前的8200萬噸。從這個角度來看,僅在一個月內,俄羅斯的產量預期就被下調了與去年全球最大的小麥買家之一埃及全年進口量(約1100萬噸)相當的數量。
未來幾周,市場將密切關注俄羅斯南部和烏克蘭的天氣圖,以尋找天氣好轉的跡象,但目前天氣圖仍顯示天氣乾燥。然而,鑒於目前美國作物收成良好以及俄羅斯作物收成可能好轉的前景,現在敲響警鐘還為時過早,但全球小麥總庫存水準可能在下個季度降至九年來的最低水準,這也凸顯出天氣變化越來越劇烈可能對小麥、咖啡、可哥、橄欖油和橙汁等主要糧食產品的生產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