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市場脈搏:評估市場改革重生的潛力
Redmond Wong
大中華市場策略師
Summary: 最近的中國國慶黃金周假期見證了國內旅遊活動強勁,儘管略低於預期。 更重要的是,現在的注意力轉向即將於 10 月底或 11 月初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 本次會議可能標誌著中國經濟戰略的關鍵時刻,可能會包括 2013 年中央委員會決定中概述的親市場改革。 這一決定的影響可能是深遠的,有可能超越財政或貨幣刺激措施在應對中國當前經濟挑戰方面的影響。
要點:
- 黃金周國內遊客大幅增長,但低於政府預測
-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即將召開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
- 中央委員會 2013 年的決定概述了親市場改革
- 這次會議可能預示著這些改革的回歸,為中國的經濟挑戰提供獨特的解決方案
- 這種潛在轉變的經濟影響是深遠的,影響著中國的增長和穩定
介紹
中國在最近的中國 國慶黃金周假期中,觀察到國內旅遊活動顯著增加,儘管它們略低於政府的預測。 然而,現在的焦點轉移到一個更重要的事件上——即將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預計將於 10 月底或 11 月初召開。 本次會議可能會重新定義中國經濟戰略的軌跡,並有可能重新審視 2013 年中央委員會決定中闡明的親市場改革。 這些改革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有望為中國當前的經濟挑戰提供獨特的解決方案。 這種轉變的影響是深遠的,不僅僅是經濟考慮,而是影響中國的整體增長、穩定和全球影響力。
上周:國慶黃金周旅遊客流量和消費低於預期
據中國文化和旅遊部(“MCT”)測算,在為期 8 天的黃金周假期期間,國內遊次同比增長 71.3%至 8.26 億人次,較 2019 年黃金周增長 4.1%。然而,這比 MCT 預測的 8.98 億下降了 7.8%,這是在假期開始時做出的。
國內旅遊收入同比增長 129.5%至 7534 億元,但與疫情前的 2019 年相比僅小幅增長 1.5%。 這一數位也比 MCT 在黃金周前預測的 7825 億元人民幣低 3.7%。 人均支出恢復到 2019 年黃金周期間水準的 98%。
根據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NIA”)的報告,跨境入境和出境人數比去年增加了近兩倍,達到日均 148 萬人次,但僅為 2019 年記錄水準的 85.1%。此外,它比 NIA 在假期前估計的 158 萬低 6.5%。
總體而言,旅遊流量和消費在黃金周期間都顯示出復甦的跡象,但這些數位弱於中國當局的預測。
本周未來:貿易、CPI、PPI 和信用數據有望改善
預計進出口將放緩減速步伐
根據貿易夥伴的進口數據,預計中國 9 月份出口同比降幅將從 8 月份的-8.8%放緩至-7.5%。 貿易夥伴的出口數據以及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影響也暗示了 9 月份進口同比下降,同比下降幅度也從 8 月份的-7.3%放緩至-6.0%。
從通貨緊縮中復甦
預計 9 月 CPI 通脹將進一步上升至正值區域,從 8 月的 +0.1%加速至 9 月的 +0.2%。 能源價格和製成品價格上漲可能是消費者價格上漲的原因。 預計 9 月份 PPI 通縮將從 8 月份的-3.0%放緩至-2.4%。
預計新增人民幣貸款增加
彭博社的一項調查顯示,預測中值預計新增人民幣貸款將從 8 月份的 13,580 億元人民幣增至 9 月份的 2.5 萬億元人民幣,主要原因是季節性因素。 預計 9 月份融資總額將增至 3.75 萬元人民幣,而 8 月份為 31,237 億元人民幣。
中國是否會回到 2013 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戰略?
未來五年或十年中國經濟最重要的積極發展很可能取決於這一決定。 它不會涉及任何財政或貨幣「火箭筒」一攬子計劃;而是回歸《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 ”)中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方針。 這一潛在的行動方針是一個機會之窗,儘管可能性不大,但影響極高,可以在預計將於 10 月底或 11 月初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中國共產黨第 20 屆三中全會”)期間打開。
2013 年 11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強調了“市場”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幾年的重要性日益增強。 1992 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了改革國家經濟體制,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 有人提出,“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下,市場應該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 1997 年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重申了這一觀點。隨後,2002 年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呼籲“更大程度地增強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2007 年召開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旨在“通過體制改革,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 最後,在 2012 年的十八大上,黨主張“在更大程度上、在更廣泛的領域擴大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隨後,在 2013 年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中總決定將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改為“決定性作用”。
《決定》第 1.3 分節明確規定: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 根本問題是如何在政府作用和市場作用之間取得平衡,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讓政府更好地發揮職能。 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則是市場決定資源的配置。 我們改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遵循這個規律。 要努力解決市場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多、監管不力等問題。
要積極有序地推進廣度和深度的市場化改革,大幅降低政府在資源直接配置中的作用,推動資源按照市場規律、市場價格、市場競爭進行配置,實現效益最大化、效益最大化。 政府的主要職責和作用是維護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改善公共服務,維護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可持續發展和共同繁榮,干預市場失靈情況。
《決定》共包括 60 個小節,分佈在 16 個小節中。 最初的 26 個小節專門討論市場化和經濟開放。 雖然有些人可能認為這些只是說說而已,但大西洋理事會地緣經濟中心和榮鼎集團之間的合作研究專案“中國探路者”(China Pathfinder)對中國相對於發達市場經濟體的經濟體系進行了全面評估,聲稱該決定是:”
“是習近平時代 …——一開始的預定路線。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北京為實施該計劃…做出了重大努力認真改革的動機很明確:如果不能實現,習主席本人寫道,中國將發現自己陷入死胡同。 中國探路者:2023 年度記分卡, 第 6 頁
然而,「中國探路者」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決定》中闡述的經濟改革設想最終未能實現,因為“政治優先”。
在仔細研究《決定》的 60 個小節後,很明顯,它們仍然與中國今天面臨的經濟挑戰高度相關。 提高整體綜合生產率,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從而增強中國的增長潛力,仍然是一個合適的處方。
在即將召開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是否會回到十年前剛上臺時提出的劇本,目前還不確定。 當時,他為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勾勒出全面的親市場藍圖。 如果不是即將召開中共第 20 屆第三次全體會議,重新審視《決定》劇本的想法可能是我們對 2024 年的年度令人髮指的預測之一。儘管可能性很低,但習近平重溫十年前的這一劇本,作為使中國擺脫經濟挑戰的一種手段,這並非完全不可能達到財政或貨幣刺激措施無法實現的程度。 最終,如果沒有經濟增長,綜合國力、國家安全甚至政權的合法性都會受到質疑。 潛在的回報可能足以讓習近平考慮改變他的路線。